螺旋風管阻力的比較
我們在進行通風管道計算時,通常離不開流量(風量)、單位摩擦阻力、雷諾數(shù)和摩擦阻力系數(shù)這四大要素。
計算時,通過簡化雷諾公式為
Ro=vd/ν
式中v為運動粘滯系數(shù)(米2/秒)
ν為風速(米/秒)
d為風管內徑(米)
從這一公式中也可以看,運動粘滯系數(shù)和管徑一定的情況下,雷諾數(shù)越大,ν值也就越小,其動力越小。
根據(jù)英國學者雷諾的實驗所知,螺旋風管設備,層流和率流的產生,興流體流經的容積斷面尺寸、特征速度(平均流速)和流體的粘性系數(shù)以及密度有關、見無量綱量---Ro相似準則數(shù)公式:
Ro=udP/U=ud/ν
式中:
Ro--為無量綱量(相似準則數(shù))
u--為平均流速。
d--為特征尺寸。
P--為液體的密度。
U--為液體的粘性系數(shù)。
ν--為特征速度。
根據(jù)公式:我們可以求證斷面面積為1平方米的矩形管和橢圓管的相似準則Ro,假設流經此管道水的平均流速u為5m/s,特征速度ν為1.13×10-6m2/s.斷面形狀為矩形時的相似準則數(shù)為Ro1;斷面形狀為橢圓形狀時的相似準則數(shù)為Ro2。將已知條件代入無量綱量公式,Ro1=5×1/(1.13×10-6)>Ro2=0.5×0.5×1.28/(1.13×1)
通過計算,螺旋風管配件,斷面為矩形的1平方米矩形管道雷諾數(shù)大于斷面為橢圓形的1平方米橢圓形管道雷諾數(shù)。這也說明了矩形風管的阻力大于橢圓狀的風管。
新型高的效率螺旋風管特點:
(1)導流錐下口截面中心區(qū)域附近濃度有所回升甲短路氣流夾帶部分顆粒由排氣芯管逃逸:主要分離空間底部存在二次流.攜帶部分顆粒產生返混夾帶.導致顆拉濃度在由邊壁到中心下降的同時產生小幅度的波動.
(2)灰斗上方區(qū)域,沿軸向向上的顆粒濃度呈下降的趨勢,螺旋風管,裘明內旋流對顆粒具有較強的二次分離作用.要獲得較高的分離效率,螺旋風管安裝,需要保證足夠的分離空間,充分利用內旋流對細小顆粒的二次分離作用
(3)顆粒由排塵錐邊壁排到灰斗內甲形成了局部高濃區(qū)域,使灰斗內顆粒的總濃度分布呈現(xiàn)中間高、兩頭低的形態(tài);灰斗中心區(qū)域的顆粒濃度較低.只有較少的煩粒隨上行流帶到上層空間.
(4)開有排塵槽的錐形排塵結構有較好的分離效見甲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顆拉的返混;加設導流錐結構可顯著減少短路流,井能使細小顆粒受到較強的慣性分離作用而得到分離.
(5)對顆粒粒級效率的估算結果充分表明,新型旋風管具有較高的粒級分離效率.